您现在的位置是: 互联网 > > 正文

高校教室内不雅视频外流事件持续发酵 加剧了公众对“隐私裸奔”的不安

时间:2021-05-31 15:43:5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者:DN032

某高校教室内不雅视频外流一事持续发酵,当事学校回应正在调查监控视频外流原因。就在网友抨击泄露隐私劣行之时,一段“某明星包场和女生看电影”的视频又在网上流布,据说也是有人私自调出监控并上传。

这两件事情况不同,但指向的皆是个人隐私遭粗暴泄露。按照规定,公共监控资料属于法律管控的内部资料,除了执法机关,任何人不得随意调取并发布在互联网上。规定虽有,还是有人顶风作案,其中泄露教室不雅视频者更是践踏底线,极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刑法修正案(九)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写得清清楚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若干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还有专家解读这种上传行为构成了传播淫秽物品罪,鉴于社会影响极为恶劣,量刑大概率会从严从重。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如何安放?”类似事件的发生,再次加剧了公众对“隐私裸奔”的不安。不得不说,个人隐私泄露是个老问题,且大有升级之势。一开始,被出卖的只是姓名、电话等常规物理信息;后来,指纹、人脸等生物信息也被“破防”;到了短视频时代,日常出行及私密生活也可能随时被“挂网”。

个人信息频频失守,背后既有机构出于牟利目的、大搞“从偷拍到贩卖”黑产链,也有部分网友出于窥私等恶趣味故意为之。而不管出于哪种目的,信息“裸奔”无疑会给许多人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困扰,由此引发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更是十分严峻。

保护个人隐私,是维护现代文明秩序的基石之一。迈入信息时代,捍卫每个公民“不被偷窥和免于打扰”的自由,愈发成为紧迫课题。这些年,随着法治大网不断织密、打击力度大幅提升,非法泄露个人信息的态势有所收敛,但从整体上看,全社会对保护个人隐私的整体意识仍较淡薄,法规落地还存在不少掣肘。比如在隐私保护上,司法实践中还有举证难、执行难的痛点有待解决;再如,虽然大规模信息泄露事件频出,但几乎未见到相关负责人被问责,违法成本太低、惩戒力度不够,助长了漠视心理。如此种种,都影响着信息保护的效果,也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解决。

破除执行梗阻、扎紧法治篱笆,才能筑牢个人信息安全的“防火墙”。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切实担起主体责任,网络信息平台也应多些自律意识,主动拦截、堵住信息泄露的风险敞口。再回到上述两起事件,处罚具体泄露者不难,但更需要追问的是,一些机构、单位的隐私保护机制是否有漏洞?此外,对于受害者来说,当合法权益遭到侵犯,不应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而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当个人隐私不容泄露成为社会共识,当人人都能挺身而出果断维权,肆意妄为者也就不再敢蠢蠢欲动。

(评论员 雨馨)

标签: 个人隐私,网络时代,不雅视频,公共监控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