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互联网 > > 正文

世界热议:野生夜市“转正”杭州有先例!现在人气很旺的滨江啦喜街,最初也是野生的

时间:2023-05-18 10:55:09 来源:都市快报 发布者:DN032

来看看啦喜街当时如何“转正”


(资料图)

滨江啦喜街 记者 陈彬 摄

萧山鸿宁路的网红野生夜市,因居民投诉,近日被相关部门取缔。昨天,又一个野生夜市——萧山高新九路夜市也被取缔。

经过橙柿直通车的报道,大量市民通过橙柿直通车“吐槽求助”“我的建议”论坛、都市快报官微以及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相关部门整治表示支持,也对少了一个高人气的夜市感到可惜。

“应该取缔”还是“规范保留”?野生夜市能不能摘掉“野生”成为正规夜市?市民展开热烈讨论。

其实野生夜市“转正”在杭州有先例,现在人气很旺的滨江啦喜街,最初也是野生的。

啦喜街的前世——垃圾街

昨天,滨江的雨有点大。趁着下午太阳冒头,摊主徐大姐在别的摊位上和摊主聊天,徐大姐的头顶,就是这个滨江夜市地标“啦喜街”的招牌。

徐大姐刚来垃圾街的时候是卖小吃早点,当时的垃圾街,是名副其实的垃圾街,脏、乱、差。

学生群体是最主要的客户,其次就是来自联庄的企业工人,垃圾街所在的明德路也没有如今这么宽敞,还是一条小路。

“大家在这吃完,饭盒、竹签子、塑料袋就这么随地一扔,也没人来打扫。大家走进这条路,一脚踩下去总能踩到垃圾,你说不叫垃圾街叫啥?”徐大姐说。

小许2000年毕业,会计专业,毕业两年之后从另一个城中村搬到垃圾街这边,房租只要200元。

小许回忆,那时早饭晚饭都在楼下解决,每家每户的一楼都是小店,村里横七竖八的巷子就成了一条条热闹的街道。小吃店居多,聚集了各地的美食,也有学生爱逛的服装店、零食店、奶茶店等,做个头发做个美甲,不出几米就有。那时没有像现在规范的管理,下雨天到处都是污水沟。

如果说小许见证了垃圾街的起源,在那边住了8年的小周见证了垃圾街的变迁。

小周说,随着人气高涨,商家也越来越多,那时楼下到处都是饭店,晚上跟同学聚餐喝两杯不用走远,路远的朋友也喜欢往这边来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条街开始有保洁人员了,有巡逻的保安了,街面干净了,店铺也翻新了,整条街不再脏乱差,越来越现代化。”

2003年垃圾街人气高涨

商贩聚集

居民投诉随之增加

啦喜街管理方、杭州祥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国田回忆,当年最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学生,那时候摆的摊贩不多,做的生意也比较杂。有的商贩早上做早点,中午傍晚做正餐,其他时间做小吃,赚的都是辛苦钱。

杨国田还记得,大概是在2003年,垃圾街的人气突然就火热了起来。最明显的,就是摊贩变多了。

“热闹得很,你在垃圾街总能淘到、吃到你想要的。”杨国田告诉记者,他还记得,嗅到商机的摊贩们一股脑儿地涌向垃圾街,而在这看似热火朝天的背后,显露的是无序管理带来的漏洞。

餐饮带来的油烟、垃圾,摆摊造成的交通堵塞,深夜嘈杂的人声,引起周边一些居民的投诉反映。

2004年垃圾街纳入正规管理

2004年,杭州祥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杨家墩社区委托,开始管理垃圾街,并对垃圾街开展招商。2005年左右,属地社区逐渐重视起垃圾街,并引入保安保洁等力量,及时清运垃圾,维持现场秩序。也是在这一年,垃圾街从一个没有名分的野生夜市正式“转正”。

“凡事都有个过渡的过程,一开始几百家小商小贩,如果要他们全部接受管理,肯定有一定的难度。”杨国田说,从开始逐步管理到全部管好商贩,大概用了5年时间。

“虽说我们开始招商了,但其实一开始也有商贩不支持,就喜欢独自摆在那里,劝他离开不走,劝他通过招商渠道进来继续做也不肯。”杨国田说,“外来的商贩往这里一摆,管理起来就很难,摊位摆得无秩序,卫生也不注重,最主要的是还可能有安全方面的隐患。”

徐大姐是第一批通过招商入驻的商贩。通过招商进来以后,她感觉这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摊位不用被赶来赶去了。

“我们垃圾街也是在一步步地升级,一些入驻的商贩,在原来明德路大棚下都升级了临时的档口。这也意味着,他们不用再风吹日晒地推着车跑来跑去。其他商贩看到了,也会萌生入驻的想法。毕竟做生意图个长长久久,谁不希望在人气高的美食街有个固定档口呢?”杨国田说。

2010年垃圾街整体升级

要说垃圾街的“升级”,不得不提2010年的垃圾街整改。这次升级整改后,垃圾街禁止商贩沿路摆摊设点,取而代之的是明德路旁的一片空地。在这空地搭起大型顶棚,在中央规划了一些桌椅、垃圾收纳点,原先的商家直接入驻到大棚下的档口。

除了给商户们搬了个位置,社区还针对卫生和消防加强管理,并配合相关部门对摊贩的个人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进行办理。

在明德路升级改造前,徐大姐就是在明德路旁、原先垃圾街大棚下档口里做生意的。从初来乍到的板车、三轮车,几年下来,她也在那里拥有了一个档口。“干净,真的不知道干净了多少。那时候明德路这边还没拆,路也没拓宽,但是垃圾是真的少了。”

2016年,垃圾街改名啦喜街,成为杭州一个著名夜市,至今人气火爆,热闹非常。

橙柿说

让更多的垃圾街成为啦喜街

从野生到正规,从垃圾街到啦喜街,这个至今活跃的夜经济形态在最初萌芽的时候,也经历了脏乱差无序管理的时段,投诉不少。但好的是,相关部门并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引入正规管理,想方设法把高人气延续下来,成就了今天的啦喜街。

啦喜街的“转正”过程,也许能给很多杭州野生夜市的辖区管理者一些经验。正如橙友留言说的:“有需求就有存在的价值,加以适当管理,不扰民,有秩序,比政府花巨资打造最后却空空荡荡没有人气的商业街有价值得多。”

来看看啦喜街当时如何“转正”

滨江啦喜街 记者 陈彬 摄

萧山鸿宁路的网红野生夜市,因居民投诉,近日被相关部门取缔。昨天,又一个野生夜市——萧山高新九路夜市也被取缔。

经过橙柿直通车的报道,大量市民通过橙柿直通车“吐槽求助”“我的建议”论坛、都市快报官微以及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相关部门整治表示支持,也对少了一个高人气的夜市感到可惜。

“应该取缔”还是“规范保留”?野生夜市能不能摘掉“野生”成为正规夜市?市民展开热烈讨论。

其实野生夜市“转正”在杭州有先例,现在人气很旺的滨江啦喜街,最初也是野生的。

啦喜街的前世——垃圾街

昨天,滨江的雨有点大。趁着下午太阳冒头,摊主徐大姐在别的摊位上和摊主聊天,徐大姐的头顶,就是这个滨江夜市地标“啦喜街”的招牌。

徐大姐刚来垃圾街的时候是卖小吃早点,当时的垃圾街,是名副其实的垃圾街,脏、乱、差。

学生群体是最主要的客户,其次就是来自联庄的企业工人,垃圾街所在的明德路也没有如今这么宽敞,还是一条小路。

“大家在这吃完,饭盒、竹签子、塑料袋就这么随地一扔,也没人来打扫。大家走进这条路,一脚踩下去总能踩到垃圾,你说不叫垃圾街叫啥?”徐大姐说。

小许2000年毕业,会计专业,毕业两年之后从另一个城中村搬到垃圾街这边,房租只要200元。

小许回忆,那时早饭晚饭都在楼下解决,每家每户的一楼都是小店,村里横七竖八的巷子就成了一条条热闹的街道。小吃店居多,聚集了各地的美食,也有学生爱逛的服装店、零食店、奶茶店等,做个头发做个美甲,不出几米就有。那时没有像现在规范的管理,下雨天到处都是污水沟。

如果说小许见证了垃圾街的起源,在那边住了8年的小周见证了垃圾街的变迁。

小周说,随着人气高涨,商家也越来越多,那时楼下到处都是饭店,晚上跟同学聚餐喝两杯不用走远,路远的朋友也喜欢往这边来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条街开始有保洁人员了,有巡逻的保安了,街面干净了,店铺也翻新了,整条街不再脏乱差,越来越现代化。”

2003年垃圾街人气高涨

商贩聚集

居民投诉随之增加

啦喜街管理方、杭州祥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国田回忆,当年最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学生,那时候摆的摊贩不多,做的生意也比较杂。有的商贩早上做早点,中午傍晚做正餐,其他时间做小吃,赚的都是辛苦钱。

杨国田还记得,大概是在2003年,垃圾街的人气突然就火热了起来。最明显的,就是摊贩变多了。

“热闹得很,你在垃圾街总能淘到、吃到你想要的。”杨国田告诉记者,他还记得,嗅到商机的摊贩们一股脑儿地涌向垃圾街,而在这看似热火朝天的背后,显露的是无序管理带来的漏洞。

餐饮带来的油烟、垃圾,摆摊造成的交通堵塞,深夜嘈杂的人声,引起周边一些居民的投诉反映。

2004年垃圾街纳入正规管理

2004年,杭州祥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杨家墩社区委托,开始管理垃圾街,并对垃圾街开展招商。2005年左右,属地社区逐渐重视起垃圾街,并引入保安保洁等力量,及时清运垃圾,维持现场秩序。也是在这一年,垃圾街从一个没有名分的野生夜市正式“转正”。

“凡事都有个过渡的过程,一开始几百家小商小贩,如果要他们全部接受管理,肯定有一定的难度。”杨国田说,从开始逐步管理到全部管好商贩,大概用了5年时间。

“虽说我们开始招商了,但其实一开始也有商贩不支持,就喜欢独自摆在那里,劝他离开不走,劝他通过招商渠道进来继续做也不肯。”杨国田说,“外来的商贩往这里一摆,管理起来就很难,摊位摆得无秩序,卫生也不注重,最主要的是还可能有安全方面的隐患。”

徐大姐是第一批通过招商入驻的商贩。通过招商进来以后,她感觉这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摊位不用被赶来赶去了。

“我们垃圾街也是在一步步地升级,一些入驻的商贩,在原来明德路大棚下都升级了临时的档口。这也意味着,他们不用再风吹日晒地推着车跑来跑去。其他商贩看到了,也会萌生入驻的想法。毕竟做生意图个长长久久,谁不希望在人气高的美食街有个固定档口呢?”杨国田说。

2010年垃圾街整体升级

要说垃圾街的“升级”,不得不提2010年的垃圾街整改。这次升级整改后,垃圾街禁止商贩沿路摆摊设点,取而代之的是明德路旁的一片空地。在这空地搭起大型顶棚,在中央规划了一些桌椅、垃圾收纳点,原先的商家直接入驻到大棚下的档口。

除了给商户们搬了个位置,社区还针对卫生和消防加强管理,并配合相关部门对摊贩的个人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进行办理。

在明德路升级改造前,徐大姐就是在明德路旁、原先垃圾街大棚下档口里做生意的。从初来乍到的板车、三轮车,几年下来,她也在那里拥有了一个档口。“干净,真的不知道干净了多少。那时候明德路这边还没拆,路也没拓宽,但是垃圾是真的少了。”

2016年,垃圾街改名啦喜街,成为杭州一个著名夜市,至今人气火爆,热闹非常。

橙柿说

让更多的垃圾街成为啦喜街

从野生到正规,从垃圾街到啦喜街,这个至今活跃的夜经济形态在最初萌芽的时候,也经历了脏乱差无序管理的时段,投诉不少。但好的是,相关部门并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引入正规管理,想方设法把高人气延续下来,成就了今天的啦喜街。

啦喜街的“转正”过程,也许能给很多杭州野生夜市的辖区管理者一些经验。正如橙友留言说的:“有需求就有存在的价值,加以适当管理,不扰民,有秩序,比政府花巨资打造最后却空空荡荡没有人气的商业街有价值得多。”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